您的位置:首页 >经典语录 >

王晓松:园林是不断变化不断创造的

发布时间:2021-11-04 11:17:32 来源:

本报记者 罗雯

作为晚清以来传统文人到现代知识分子的见证,曲园是苏州园林中少数以园主之名命名的异数。今天,“曲园对话”将文艺理论研究者和艺术家们集结起来,为曲园“造像”,王晓松也是其中的一员。作为一名艺术评论家、策展人,他从曲园出发,对园林艺术有着更深刻的解读。

“园林活化才能产生真正价值”

曲园之名来源于这里曾经的主人“曲园老人”,也是这座园林的建造者俞樾(1821-1907)。而另一个人,著名红学家俞平伯,俞樾的曾孙,将曲园在法律意义上从私宅变成公共文化资产,这使得曲园开始作为一座苏州园林构建属于它的故事。

“曲园作为名人故居的意义要比作为建筑的园子大很多,两代人在中国近现代文化史上的影响也构成了这座园子最重要的软实力。”王晓松认为,每一座园林都有自己的故事,无论每个园林之间的区别有多大,它都是隐藏在艺术、历史(传说)和实体建筑后复杂而独立的审美对象、实用空间和情感寄托的综合体,深藏着自己的谜题。

“在苏州众多园林中,曲园还是非常年轻的。即使如此,仍带有众多园林典型的残缺特征。”王晓松表示,园林这一建筑形式是经典是遗产,这是毫无疑问的,无论如何,园林都应该活化才能产生真正的价值,不能自己先画地为牢,先用一些概念、观点把自己给套路了。

在他眼中,园林本身就是一个不断变化、不断创造的概念。王晓松告诉记者,有很多艺术家在创作时非常善于从园林中获得启示,比如当代艺术家徐冰、展望等。

“从园林出发又不被园林限制”

“虽然我们这次活动被邀请来为曲园‘造像’,但是我觉得这不应仅仅是一次性项目,应该当作一个开始,从园林出发又不被园林限制。”王晓松解释道,可以引进更多的艺术形式、资源来参与到这个项目里来,让更多的、更前沿的思考通过展览等活动成为苏州创造的一部分。

对王晓松来说,这并不是他第一次与园林近距离接触。2013年,他就曾被邀请参与策划“移形换影——第六届对话园林当代艺术邀请展”,“因为这个展览,当时就对园林、对苏州产生深刻印象。”王晓松说,后来去艺圃,更加喜欢上园林淡然的烟火气。

他认为,园林固然很美,但是做艺术不能被园林束缚。“苏州的网红打卡地苏博新馆,贝聿铭是利用了园林的元素,但他是把这些东西转换到他的现代主义的建筑逻辑中去的,绝不是食古不化。而且我想今天很多人去苏博,主要还是看建筑。”王晓松说,如今更需要思考的是,园林有没有更多的内容等待被激活?当代视角会让大家对园林产生再认识吗?

“艺术没有古今之分,只有价值差异”

传统是一把双刃剑,当一种艺术生态极端强大时,而另一种就必然受到挤压。王晓松说,苏州具有极其丰厚的传统艺术文化资源,苏州的美术馆、博物馆在全国都是不错的,从整体上看,苏州的当代艺术在中国已经非常好了,但是在业界真正有持续影响力的品牌活动和硬件品质还是略有差距。“活动虽然做得也不少,但苏州和当代艺术的关系感觉一直是游离的,主体识别度不高。”

“好的艺术展览应该在内容上具有问题意识和创造性,在技术上注重每一个细节的专业度。”在王晓松看来,艺术没有古今之分,只有价值差异,有些当代人做的艺术作品,它所表达的东西却是尘封在历史的玻璃盒子里的;有些虽然诞生的时间很久远,但它依然对人类面向未来、面向生存深处的思考产生着影响。

在这一点上,苏州的艺术家们一直秉持着积极尝试的态度。“苏州艺术界人士给我最大的感受是挺开放的,对新鲜事物不拒斥甚至有主动的需求。”他认为这对一个城市的艺术氛围的构建来说非常重要,当代艺术的氛围不是靠几个热闹的活动就能彻底改变的,需要长期的、大量看不见的工作来做奠基,没有艺术家长期热情的投入,是不会有收获的。

热门排行

经典笑话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