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网友投稿 >

金屋藏娇 刘彻嬴政「金屋藏娇指哪个皇帝」

发布时间:2024-01-17 08:37:34 来源:搜狐

(本文共计8600余字,阅读大概需要12分钟)

在中国两千多年的王朝史中曾称帝者(含边疆少数民族政权)超过千人,其中仅在正史承认的朝代称皇帝者就有400余人(不含死后追赠者)。而首个实现“六王毕,四海一”的大一统并称帝的嬴政,无疑是其中最为耀眼夺目的一位,在后世堪与其同列为“千古一帝”名号的,似乎也只有唐太宗李世民一人而已。

不过这位因为推崇法家治国理念而被儒家持之以恒的黑了两千年的始皇帝陛下,确实是个极其复杂而且难以描述的人物。如果非要用一句话来总结,我以为他就是一个混杂着浓厚昏暴之君气息的雄主、霸主。

皇帝太强势并非好事,比如嬴政一死,曾被他压得死死的那些魑魅魍魉就全蹦出来了

这样的人物自然罕有,历史上作为与性格与之最为相似的皇帝,恐怕也只有汉武大帝刘彻了。

首先他们都是雄才大略的主儿。始皇帝横扫六国建大一统之后,又南征百越、北击匈奴、拓土西南、修筑长城,虽然因此靡费过剧不得不苛政残民,导致秦帝国二世翻车而亡,但也堪称“海内为一,功齐三代”(《史记·卷一百一十二·平津侯主父列传第五十二》);而汉武帝除一扫汉初颓势屡溃匈奴之外,还曾破闽越、征南越、灭卫氏朝鲜、亡大宛,又开拓西域、收服西南夷,其炫耀武力丝毫不逊于前者不说,开疆拓土之功甚至更甚一筹。

其次这两人都是“法后王”的拥趸,极具开创精神。嬴政是第一个使用“皇帝”称号的君主,自称“始皇帝”,同时在中央实行三公九卿制,在地方以郡县制代替封建制,并大力推行车同轨、书同文、钱同币、币同形、度同尺、权同衡、行同伦、一法度,成为后世大一统王朝均要参照仿效的榜样;而刘彻也不遑多让——在政治上,他创设了中外朝制、刺史制、察举制,颁行了推恩令。在经济上,他又推行平准、均输、算缗、告缗等措施,铸五铢钱,实行盐铁酒公营。在文化,他推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设立太学,并创设了年号、颁布了太初历。这些措施都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刘彻一点也不像其祖刘邦,反倒跟嬴政像是一个模子刻出来的

不过如果把上边说的这些玩意换个角度,也可以说嬴政、刘彻这哥俩好大喜功,极具暴君气质。比如前者暴政苛民导致人亡政息,他一手创建的庞大帝国也因此二世而亡:

“(始皇帝)怀贪鄙之心,行自奋之志,不信功臣,不亲士民,废王道而立私爱,焚文书而酷刑法,先诈力而后仁义,以暴虐为天下始。”(《三家注史记·卷六·秦始皇本纪第六 》)

而刘彻也在一顿拳打脚踢之后把汉初数代之积挥霍一空,导致民怨沸腾。虽然他在晚年幡然悔悟,下《轮台诏》认错,又有好曾孙刘询搞出来个“孝宣中兴”续命,但后人仍认为汉武之政为(西)汉衰之始:

“孝武皇帝,规矩万世之业,固后世之基地。内修文学,外耀武威,以延天下之士,先王之风粲然可考者矣。然犹好其文,未尽其实;发其始,不克其终。奢侈而无限,穷兵极武,百姓空竭,万民罢弊。当此之时,天下骚然,海内无聊,而孝文之业衰焉。”(《太平御览·卷八十八·皇王部十三》)

不仅如此,这哥俩还同样喜欢纵游幸、营宫室和求长生,不但把国家搞得乌烟瘴气,还弄得百姓民不聊生,这就是典型的昏君气象了。

昏君当然要有著名美女相伴才是标配,在这方面秦皇就不如汉武多矣。嬴政肯定不是不好女色,但是他大肆囤积美女,更多的驱动力还是来源于作为胜利者的“收藏癖”:

“秦每破诸侯,写放(仿)其宫室,作之咸阳北阪上,南临渭,自雍门以东至泾、渭,殿屋复道周阁相属。所得诸侯美人锺鼓,以充入之。”(《史记·卷六·秦始皇本纪》)

这些被秦皇当做“大型真人实景手办”而“以充入之”的美女“关中离宫三百所,关外四百所,皆有钟盘帷帐,妇女倡优……数巨万人”(《说苑·反质》)不过也就仅此而已了。因为荆轲、高渐离等六国遗民还没完没了的跟始皇帝陛下玩刺杀,所以后者对于前者极其警惕,严禁近身,连美女都不能例外。所以这数万六国美女基本没有机会得到皇帝陛下的临幸,杜牧在《阿房宫赋》中所说的“有不得见者,三十六年”,想来也不算夸大之词。

就像阿房宫一样,那数万六国美女更大意义上是嬴政炫耀武功的收藏品而已

相比之下,汉武帝刘彻就是个大色鬼了。


先来说说刘彻的荒淫生活。

有一卷杂史杂传类志怪小说名为《汉武故事》,其作者、成书年代均不可考,后世的评价也不高:

“旧本题汉班固撰,然史不云固有此书,《隋志》著录传记类中,亦不云固作。晁公武《读书志》引张柬之《洞冥记跋》,谓出於王俭。唐初去齐、梁未远,当有所考也。所言亦多与《史记》、《汉书》相出入,而杂以妖妄之语。”(《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卷一百四十二·子部第五十二》)

可是《史记》、《汉书》什么的虽然评价很高,而且据说还能下酒,但是通篇一本正经的大讲军政经文,让我如何八卦?所以不妨姑且信之,反正就算是古人的胡说八道,也比今天那些不靠谱的古装剧正经得多。

《汉武故事》中对于刘彻的荒淫生活描述得绘声绘色,应该能深得吃瓜群众之心:

“元朔中,上起明光宫,发燕赵美人二千人充之,率皆十五以上,二十以下,年满三十者出嫁之。掖庭总籍,凡诸宫美女万有八千。建章、未央、长安三宫,皆辇道相属。幸使宦者、妇人分属,或以为仆射,大者领四五百,小者领一二百人。常被幸御者,辄住其籍,增其俸,秩比六百石。宫人既多,亟被幸者数年一再遇。挟妇人媚术者甚众。选三百人常从幸郡、囿,载之后车,车上同辇者十六人,充数恒使满,皆自然美丽,不假粉白黛绿。侍尚衣轩者亦如之。尝自言:‘能三日不食,不能一日无妇人。’善行导养术,故体常壮悦。其有孕者,拜爵为容华,充侍衣之属。”

刘彻囤积15到20岁的小美女达1万8千人之巨——这件事在更靠谱的《旧唐书》中得到了证实:“汉孝武为政,廊马三十万,后宫数万人,外讨戎夷,内兴宫室,殚费之甚,实百当今。”(《旧唐书·卷四十八·志第二十八》)即使被他宠幸过的,往往也要排好几年的队才能再次被皇帝临幸,而那些始终没有得到机会的倒霉蛋(或者说是幸运儿)要熬到年老珠黄之后(当时人均寿命也就20几岁,30出头的女子甚至可能当上祖母、被称为“老妪”了)才会被释放出宫。

后宫数万人才生出6个儿子,旦旦而伐却能活到70,真不知道该说刘彻什么好

而刘彻也确实是个精力旺盛的皇帝,而且似乎应是某些善于自吹的男士该去祭拜的开山鼻祖:“能三日不食,不能一日无妇人。”而且这货还“善行导养术(房中术),故体常壮悦”,怪不得能金戈铁马的战斗一生(活了70岁),比宋明那些身体孱弱、只能面对美色干流口水或是纵欲早亡的皇帝强多了。

晚年的刘彻极度迷信神鬼、崇信方士、追求长生,最终搞出个巫蛊之祸——逼反太子、逼死皇后,因此而死者数万人、受牵连者数十万人,可能都与此有关。比如他在《秋风辞》中曾经哀叹:“欢乐极兮哀情多,少壮几时兮奈老何。”与某部历史剧中另一位大帝“向天再借五百年”的寓意颇为相似。不过不同的是,后者更多的是在表达“霸业未成人先老”的那种无可奈何的豪气,而前者怕是更多的充斥着因为年老体衰而无力面对“后宫数万人”的怨气和骚气吧。

像刘彻这样将女子视为繁衍子嗣、宣泄欲望和炫耀皇威的工具的一位帝王,他的生命中会有“爱情”这种不相干的东西存在吗?

或许不那么纯粹,但是我们没法绝对的否认。起码刘彻的两任皇后曾在他的一生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记。


刘彻的初恋、也许是让他唯一投入过爱意的女人——皇后陈氏。

陈皇后在正史中并没有留下名字,只知道她是西汉开国功臣堂邑侯陈婴的后代、堂邑夷侯陈午与大长公主刘嫖之女。刘嫖人如其名私生活混乱,被认为是公主贵人败坏男女风化、行越礼之事的开山鼻祖:“是后,公主贵人多逾礼制,自(刘嫖)董偃始。”(《汉书·卷六十五·列传第三十五》)

强汉盛唐不仅男人狂野,女人、尤其是公主更是能作,而宋明不仅男人窝囊,女人也老实

不过刘嫖对女儿还是很关心的,尤其是在婚事方面,她首先看上的是太子刘荣。不过太子生母栗姬善妒,而刘嫖又没少给汉景帝介绍美人,于是栗姬迁怒于刘嫖,拒绝了这桩婚事。不过刘嫖岂是好惹的?作为汉景帝刘启唯一的同母姐姐,她一向受到后者的崇信,便趁机在刘启面前大讲栗姬的坏话,使得刘启对栗姬越看越不顺眼:

“长公主怒,而日谗栗姬短於景帝曰:‘栗姬与诸贵夫人幸姬会,常使侍者祝唾其背,挟邪媚道。’景帝以故望之……景帝尝体不安,心不乐,属诸子为王者於栗姬,曰:‘百岁後,善视之。’栗姬怒,不肯应,言不逊。景帝恚,心嗛之而未发也。”(《史记·卷四十九·世家第十九》)

而此时刘嫖又瞄上了刘启的第十子刘彻,并给女儿定下了婚约,从此她便在刘启面前大讲自家女婿的好处,为景帝最终改立刘彻为太子立下汗马功劳:

“长公主日誉王夫人男(刘彻)之美,景帝亦贤之,又有曩者所梦日符,计未有所定。王夫人知帝望栗姬,因怒未解,阴使人趣大臣立栗姬为皇后。大行奏事毕,曰:‘子以母贵,母以子贵,今太子母无号,宜立为皇后。’景帝怒曰:‘是而所宜言邪!’遂案诛大行,而废太子为临江王。栗姬愈恚恨,不得见,以忧死。卒立王夫人为皇后,其男为太子,封皇后兄信为盖侯。” (《史记·卷四十九·世家第十九》)

汉景帝七年年仅7岁的刘彻被册立为太子,之后便娶刘嫖之女陈氏为太子妃——陈氏生卒年不详,但应与刘彻相差不大——真不知道这两个垂髫小儿的婚姻生活会是个什么模样。建元元年,刘彻即位为帝,陈氏随即以太子妃的身份晋身为皇后。

史书上对于陈皇后描写不多,但能得到大色鬼刘彻的宠爱,应该也是个难得的美人吧

前面说过,刘彻视女子如玩物。可是再无情或是再滥情的渣男,都会有、或是曾经有过让他内心为之柔软的女人——对于刘彻来说,如果他也有过这样的一个女人的话,那一定就是皇后陈氏。

这么说是有依据的。首先刘彻是个天生的权力动物,为了攫取权力可以付出任何代价。而刘彻在角逐太子乃至皇帝宝座过程中,陈氏的母亲刘嫖是起到过至关重要的作用的,因此刘彻对她是非常感激的,即位后便为其上尊号大长公主、窦太主,对她始终优容有加,以至于刘嫖最后骄狂到死后要跟面首董偃合葬于霸陵(汉文帝刘桓陵寝)。

爱屋及乌之下,刘彻对刘嫖唯一的女儿、他的第一任皇后陈氏的感官自然不会差到哪儿去。

而且自汉景帝七年前后与陈氏成婚,到建元元年互为帝后,再到元光五年陈氏被废后这20多年中,正是刘彻的少年和青年时期。此时的他尚无晚年时期的荒淫怠政、穷奢极欲,而是正在向权力的高峰不断攀登、满怀雄心壮志的时候,与他青梅竹马、同休戚共进退的陈氏,在这20多年的大部分时间里,也一定得到了刘彻真心实意的宠爱:

“上之得为嗣,大长公主有力焉,以故陈皇后骄贵。”(《史记·卷四十九·世家第十九》)

以刘彻的霸道专权,若无他的宠爱和纵容,陈氏何敢“骄贵”?

可惜花无百日红,人无千日好。对于刻薄寡情的刘彻来说,在没有政治因素影响下,对一个女人长达20多年的宠爱和容忍已经是他的极限。于是陈皇后最终被废,退居长门宫,并于十几年后郁郁而终。

陈皇后被废其实并不奇怪。刘彻对于“衣不如新,人不如故”这种故人情怀毫无兴趣,女人只要失去了美丽的容颜便注定会被他弃之若敝屣(这个以后还会讲到)——陈皇后可能比刘彻年纪还要稍大一点,人老珠黄之后被抛弃毫不意外。

“倾国倾城”的李夫人病逝前容颜不再,于是刘彻居然连最后一面都不愿意见她

而关于陈皇后被废的官方理由有如下几个:

一曰无子:

“陈皇后母大长公主,景帝姊也,数让武帝姊平阳公主曰:‘帝非我不得立,已而弃捐吾女,壹何不自喜而倍本乎!’平阳公主曰:‘用无子故废耳。’陈皇后求子,与医钱凡九千万,然竟无子。”(《史记·卷四十九·世家第十九》)

二曰为卫氏让位:

“昔武帝欲立卫子夫,阴求陈皇后之过,而陈后终废,子夫竟立。”(《后汉书·卷二十八上·列传第十八》)

三曰祸出巫祝:

“(陈氏)闻卫子夫得幸,几死者数焉。上愈怒。后又挟妇人媚道,颇觉。元光五年,上遂穷治之,女子楚服等坐为皇后巫蛊祠祭祝诅,大逆无道,相连及诛者三百余人,楚服枭首于市。使有司赐皇后策曰:‘皇后失序,惑于巫祝,不可以承天命。其上玺绶,罢退居长门宫。’”(《汉书·卷九十七上·列传第六十七上》)

可我以为,以上都是借口。

刘彻上位,大长公主刘嫖出力甚巨,与之青梅竹马的初恋情人陈氏又清纯可人,故爱之。可是刘彻称帝后因窦太后(刘嫖之母、陈氏之外祖母)之故迟迟不能亲政,而且两者治国理念又互相冲突,窦太后因此迫使亲附刘彻的大臣赵绾及王臧自杀,并将丞相窦婴、太尉田蚡免职,并将刘彻实施的新政全部废除。

任何人阻挡了刘彻攫取权力的道路都是他的生死大帝,哪怕是他的祖母也不例外

于是窦太后及其嫡系成了刘彻攫取权力最大的障碍,曾因刘嫖被爱屋及乌的陈皇后,此时不但人老珠黄,而且被殃及池鱼,自然不再为刘彻所喜,甚至可能被深恶之。

建元六年,窦太后崩,刘彻得以亲政,然后没过几年,陈皇后就被废掉了。


从奴婢到皇后——孝武思皇后卫子夫。

卫子夫,名不详,字子夫,河东平阳(今山西临汾)人。卫子夫是刘彻的第二任皇后,史称孝武思皇后,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拥有独立谥号的皇后。

卫子夫出身寒微,母亲曾为平阳侯府的奴仆(或是侍妾),她在年少时也在平阳侯家学习歌舞,长大后成为侯府的讴者(即歌女)。不过卫子夫有个著名的弟弟和一个更加著名的外甥,分别名为卫青和霍去病。

卫霍都是私生子出身,又都有外戚之名,但华夏数千年武功堪与之同列者有几人?

大汉朝似乎有一个传统,那就是大长公主偏爱给皇帝弟弟找女人。景帝时期的大长公主刘嫖就因为没完没了的给弟弟刘启介绍美人而引起废太子刘荣生母栗姬的不满,惹出好大的风波,武帝刘彻的姐姐平阳公主也不遑多让,眼见皇后陈氏长期无子,便开始忙活给弟弟介绍女人。

有一天刘彻跑到平阳侯曹寿家里溜达,(嫁给曹寿的)平阳公主便将她提前准备好的十几个良家女子献上,结果阅女无数的刘彻一个都没看上。无奈的平阳公主只好开宴并遣侯府的歌女献唱——结果无心插柳柳成荫,刘彻一眼就看中了作为歌女之一的卫子夫:

“帝祓霸上,还过平阳主。主见所偫美人,帝不说。既饮,讴者进,帝独说子夫。”(《汉书·卷九十七上·列传第六十七上》)

皇帝至高无上,看上之后自然说上就上——直接在更衣用的“轩车”上就搞定了卫子夫,然后就被平阳公主送进了宫中:

“是日,武帝起更衣,子夫侍尚衣轩中,得幸。上还坐,驩甚。赐平阳主金千斤。主因奏子夫奉送入宫。子夫上车,平阳主拊其背曰:‘行矣,彊饭,勉之!即贵,无相忘。’”(《史记·卷四十九·世家第十九》)

前文说过皇后陈氏可能是刘彻唯一有过的真爱,而卫子夫就没这个待遇。理由就是刘彻完全把她当成了一场艳遇的对象,在搞定了卫子夫之后,随即便将其忘在了脑后:“入宫岁馀,竟不复幸。”(引用同上)所以当卫子夫终于再次有机会面见刘彻时,便哭着请求后者放其出宫——结果不知道刘彻那天发了什么神经,一向心如铁石且不容忤逆的他居然对这个小女人产生了同情这种罕见的情绪。

当然刘彻同情卫子夫的方式,就是再次临幸了她。

而且非常神奇的是,一直无后的刘彻这回一枪中靶,卫子夫竟然怀孕。于是刘彻大喜,对卫子夫愈加宠爱。

很奇怪,居然找不到卫子夫的画像

不过皇后陈氏因此对卫子夫横生妒意,大长公主刘嫖甚至因此想要杀死卫子夫的弟弟卫青,幸被公孙敖所救。火冒三丈的刘彻因此加封卫子夫为夫人,将其长姐卫君孺嫁给太仆公孙贺,公孙贺亦因此更受亲信;二姐卫少儿因与陈掌有私,汉武帝便召见陈掌使其显贵;公孙敖因与卫家亲近而受益;卫青则升为大中大夫之职。

元光五年,皇后陈氏重金求子不成后,因使用媚道害人邀宠事发被废后。半年后卫子夫再次怀孕并生下皇长子刘据,大喜之下的刘彻遂立卫子夫为皇后。元狩七年,7岁的刘据被册立为太子,卫子夫及卫氏家族也荣宠于一时——卫青和霍去病七次出征、六次深入匈奴,为削除汉朝北方边患立下不世之功。因此卫氏一门获得以枝属五人封侯的荣耀 ,更有“姐为后,弟尚公主”的富贵,并有《卫皇后歌》传于天下:

“卫子夫立为皇后,后弟卫青字仲卿,以大将军封为长平侯。四子,长子伉为侯世子,侯世子常侍中,贵幸。其三弟皆封为侯,各千三百户,一曰阴安侯,二曰发干侯,三曰宜春侯,贵震天下。天下歌之曰:‘生男无喜,生女无怒,独不见卫子夫霸天下!’”(《史记·卷四十九·世家第十九》)

卫子夫追随刘彻身后近50年,为皇后亦有近40年,几乎与汉武帝相伴了大半生。那么是否因此可以证明卫子夫是刘彻的真爱、起码是他爱过的女人呢?答案可能只是“未必”二字。

卫子夫能够长期为后、而未像陈氏那般被废掉,更大的可能性是政治因素影响了刘彻的选择。

首先因为卫子夫是太子刘据之母。

被好孙子宣帝刘询追谥为“戾”的刘据的一生就是个悲剧

刘彻堪称一代雄主,后宫也囤积美女数万,可惜生儿子的本事却根本拿不出手。终其一生70年间也只诞下了6个儿子,而且直到29岁“高龄”才诞下皇长子刘据。在子嗣艰难的情况下,作为他为数不多几个儿子中的长子、而且是被册立为太子的刘据的生母,卫子夫哪怕人老珠黄,哪怕再不受宠爱,刘彻也不敢轻易动摇她的后位,因为这样会动摇国本。

其次是因为卫氏一族太争气,对于刘彻想要成就的霸业至关重要,使得后者即便想废后也投鼠忌器。

刘彻一生之追求除了君临天下之外,下一个恐怕就一扫汉初以来匈奴施加给刘汉皇室的屈辱,因此终其一生都在孜孜不倦的北击匈奴。而在武帝凭籍与匈奴作战并屡屡取胜的左膀右臂,除了卫青就是霍去病。而这二人一个是卫子夫的亲弟弟,另一个则是她的亲外甥,刘彻哪怕再不喜欢卫子夫,也不能作自断臂膀的愚蠢之举,卫子夫的后位自然也就无人可以动摇。

而刘彻的姐姐平阳公主也是武帝一朝中重要的一股政治势力——作为卫子夫的“举主”和支持者,刘彻自然也得考虑她的意见。

等到卫霍、平阳公主先后去世,刘彻的几个小儿子也先后长成,卫子夫得以仰仗的几大外部势力先后垮塌,刘彻到了晚年也开始昏聩,于是巫蛊之祸爆发,刘据被迫造反,卫子夫也畏罪自杀。

巫蛊之祸是刘彻一生中最大的污点

而刘彻在妻死子亡,求长生不得,伐匈奴又再度失利的情况下,乃下《轮台诏》罪己,几年后郁郁而终。


关于刘彻两任皇后的传说和典故。

汉武帝的两任皇后陈氏和卫子夫在正史中没有留下太多的印记,可是在民间却流传着很多他们的故事,比如大家都很熟悉的“金屋藏娇”、“长门买赋”、“卫后鬓鬒”等等。

1、金屋藏娇。

这个故事载于《汉武故事》,在后世流传最广,而且也是刘彻的“彘”(意为大猪……)这个小名和陈皇后“阿娇”这个名字的由来:

“数岁,长公主嫖抱(陈氏)置膝上,问曰:‘儿欲得妇不?’胶东王(刘彻)曰:‘欲得妇。’长主指左右长御百余人,皆云不用。末指其女问曰:‘阿娇好不?’于是乃笑对曰:‘好!若得阿娇作妇,当作金屋贮之也。’长主大悦,乃苦要上,遂成婚焉……胶东王为皇太子时,年七岁,上曰:‘彘者彻也。’因改曰彻。”

好吧,年仅7岁的刘大猪小同学就知道金屋藏娇,不愧一代雄主,佩服佩服。

金屋藏娇这个美丽的故事彻底被被后人给祸祸成了贬义

2、长门买赋。

这个典故显然是后人伪造的:

“孝武皇帝陈皇后,时得幸,颇妒。别在长门宫,愁闷悲思。闻蜀郡成都司马相如天下工为文,奉黄金百斤,为相如、文君取酒,因于解悲愁之辞。而相如为文以悟主上,陈皇后复得亲幸。”(《昭明文选·长门赋并序》南梁·萧统)

这个故事说的是陈皇后被贬到长门宫后,非常想重新得到刘彻的宠幸。她听说司马相如非常擅长词赋,便派人送去百金给司马相如和卓文君,并求一赋以换得帝心。于是司马相如做《长门赋》并以陈氏之名献给武帝,后者因此非常感动,陈皇后得以重新获得宠幸。

武帝朝文坛,“赋莫若司马相如,文莫若司马迁”

然而在真实的历史中,陈皇后被废之后退居长门宫,一直没有再得到刘彻的宠幸,最终郁郁而终。而《长门赋》也被人质疑根本不是司马相如所作——不过这个故事嘛,倒是挺美好滴。

3、“对食”和“百合”的起源。

“对食”在明朝也被称为“菜户”,是指宫中女之间的同性之恋或是太监与宫女结成挂名夫妻;而“百合”者被今人隐喻为女性间的暧昧关系。在《汉武故事》中也记载了一段陈皇后与女巫楚服之间的故事:

“长主自伐滋甚,每有所求,上不复与,长主怨望,愈出丑言。上怒,欲废皇后,曰:‘微长公主弗及此,忘德弗祥,且容之。’乃止。然皇后宠送衰,骄妒滋甚。女巫楚服,自言有术能令上意回。昼夜祭祀,合药服之。巫著男子衣冠帧带,素与皇后寝居,相爱若夫妇。上闻,穷治侍御巫与后。诸妖蛊咒咀,女而男淫,皆伏事。”

嗯,汉唐风气之开放,堪与今日相比,继续佩服佩服。

4、卫后鬓鬒。

以前我写过南陈后主陈叔宝的爱妃张丽华以“一头乌黑亮丽的长发”著称,不过相比卫子夫,张丽华可能还要稍逊一筹。

搞出过浑天仪、地动仪的东汉著名科学家张衡也是一位汉赋名家,有扬(扬雄)马(司马相如)张(张衡)蔡(蔡邕)之称。在他的名篇《西京赋》中就曾着重描写过卫子夫的头发:“卫后兴于鬓发,(赵)飞燕宠于体轻。”话说赵飞燕可是中国历史上最为著名的美女之一,以身体轻盈曼妙著称,“环肥燕瘦”、“身轻如燕”说的可都是这位——卫子夫的“鬓发”能与赵飞燕的“体轻”相提并论,可见前者的头发美到了何种程度。

赵飞燕是史上最著名的美女之一,而且相比于“环肥”更符合今人的审美观吧

这种八卦《汉武故事》自然不会放过,甚至将卫子夫受到刘彻的青睐完全归功于她的那一头美发,而且描写得也颇为猥琐:

“初,上行幸平阳主家,子夫为讴者,善歌,能造曲,每歌挑上,上意动,起更衣,子夫因侍衣得幸。头解,上见其美发,悦之,欢乐。主遂内子夫于宫。”

比较正经的史书中,居然也出现了类似的说法:

“又曰:卫皇后字子夫,与武帝侍衣得幸。头解,上见其发鬓,悦之,因立为后。”《太平御览·卷三百七十三·人事部第十四》

好吧,为啥我看到上述引文中的“欢乐”和“悦之”二词会感到猥琐之意呢?

5、“梓童”与“卫娘”的来源。

古人有以梓为有子的说法,皇后要母仪天下最重要的是有子嗣承继大统,故此皇帝有将皇后称为梓童的称呼。其出处之一便是源于《汉武故事》中关于卫子夫的记载,说的是卫子夫初入宫中一载有余未得刘彻宠幸,于是苦求后者放其出宫时发生的故事:

“时宫女数千人,皆以次幸。子夫新入,独在籍末,岁余不得见。上释宫人不中用者出之,子夫因涕泣请出。上曰:‘吾昨梦子夫庭中生梓树数株,岂非天意乎?’是日幸之,有娠,生女。凡三幸,生三女。后生男,即戾太子(刘据)也。”

卫子夫出身歌女,身份卑微而被立为皇后——这是一个多么励志的故事呀,可惜后人却把“卫娘”形容为姿容冶艳的低贱女子,真是不知所谓:

“古帘空,坠月皎。坐久西窗人悄。蛩吟苦,渐漏水丁丁,箭壶催晓。引凉颸、动翠葆。露脚斜飞云表。因嗟念,似去国情怀,暮帆烟草。带眼销磨,为近日、愁多顿老。卫娘何在,宋玉归来,两地暗萦绕。摇落江枫早。嫩约无凭,幽梦又杳。但盈盈、泪洒单衣,今夕何夕恨未了。”(《秋宵吟》宋·姜夔)

热门排行

经典笑话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