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网友投稿 >

古代打工人生存实录小说「古代奋斗日常」

发布时间:2023-09-28 08:35:18 来源:搜狐

一年一度的毕业季要来了,大学生的学生生涯也将画上句号,也面临着不同的选择,有的学生选择继续提升学历,有的学生选择直接就业。而选择就业的同学从此背负上“打工人”的标签,未来将在职场中崭露锋芒。“打工人”这词并非只有现在出现,在古代也是存在,让我们看看古代的“打工人”是什么样子的?

最早《汉书艺文志》中记录了“九流”,指的是春秋战国时代的儒家、墨家、道家、法家、名家、杂家等学术流派;后来随着时间的推移,九流泛指那些从事各种行当的人。上九流:一佛祖,二仙,三圣贤(也有说皇帝),四官,五公卿,六相,七僧,八道,九庄田;中九流:一评书,二医,三卜筮(算命),四棋(棋师),五丹青(画匠),六仕(兵卒),七横(说客),八义(侠客),九打渔;下九流:一高台(唱戏),二吹(吹鼓手),三马戏,四剃(剃头),五池子(开澡堂),六搓背,七修脚,八配(配种的),九娼妓。这个分类我们不难看出,古代的职业,并不是全部按照收入来进行区分的。

皇帝下面就是官了,但是在古代当官也不是那么惬意的。首先,和现在的朝九晚六不一样。古代上班凌晨就要爬起来。鸡鸣即起 ,风雨无阻去打卡。在现代,迟到了会扣工资。在古代,就不一定了。有的朝代考虑到了官员的形象,也会选择扣工资,也有的朝代对于迟到的惩罚是打板子,让官员记住教训,以后不再迟到。大诗人白居易也是在这样的上班的,在《直中书省》中“丝纶阁下文章静,钟鼓楼中刻漏长。独坐黄昏谁是伴,紫薇花对紫薇郎。”白居易写这首诗的时候正值在中书省值夜班。诗人忙碌了一天,公务基本都已处理完毕,也没有什么文书需要整理,这样的深夜诗人无事可做,又不能四下走动,被压抑在中书省的阁楼当中,内心的沉闷可想而知。诗人独坐阁中,无人作伴,只能和紫薇花寂然相对。官员在平时事情处理得不好也会被惩罚。比如说没有完成自己一年的绩效的,地方收的赋税没有达到要求的等,出现这些情况都会受到惩罚。古代当官是死亡率最高的职业。除了当官的,其他的职业都属于营生,活计。

都说“读书不努力,不如回家去种地”。可是在古代,种地竟然是上九流的职业。

封建社会的经济模式是小农经济,农民群体基本上是封建王朝最重要的群体。可以说,古代封建王朝赋予农民很高的表面地位。但事实上,古代封建王朝的农民过得很艰难。 农民向来一定是最辛苦的,在古代没有化肥农药和大型灌溉水利设施等的加持下,产量是很有限的,要想活就必须花大量时间在农田管理上。

面朝黄土背朝天不说,还得具备强大的心理素质面对各种自然灾害。 吃不饱、各种赋税,而且朝廷一旦兴修大型工程,就会征集农民们服徭役。请注意,徭役没有任何工资。如果一旦战争爆发,需要征发大量的随军民夫,这点最要命。无论战争输赢,这些民夫都是牺牲品。所以为啥那么多农民起义,因为被压迫的最深重。

古代的商人,其实干得就是物流,低买高卖,不从事和参与生产活动。这样“赚差价”的行为,在古人眼里多被批评为“投机取巧”。就连孔子弟子“子贡”也是因为自己是个商人,经常被老师批评太过于重“利”。商人专卖农民的劳动成果获利很多。所以在古人看来,商人远没有农民辛苦但是却赚的多。“重农抑商”是古代领导人基于民生考虑而做出的决定。毕竟古代社会还是以农耕为主,如果没有“重农抑商”的政策,那么愿意种田的人会少很多,各种食物资源一旦出现短缺,社会将会动荡不安。不过谁能想到,古代最被瞧不起的下九流职业,如今却富得流油,人人都想去做。

陶渊明的《归园田居其一》“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十三年。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开荒南野际,抱拙归园田。方宅十馀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此诗写于诗人在最后一次出仕辞官后,回到家乡过起田园生活的故事。官场于他而言只是樊笼,性本爱丘山的陶渊明最终选择了自己最喜欢的生活方式度过余生。陶渊明尚且可以逃脱“打工人”的宿命,过上自己喜欢的生活。但其他人还是继续跟宿命纠缠吧,工作总是酸甜苦辣交织,而打工人的步伐却永不停下。

品读鹏为文化复印古籍《笺注陶渊明集》,从陶渊明的笔触中感受田园风光,缓解一天耕耘的辛劳。

热门排行

经典笑话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