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网友投稿 >

八声甘州的景物描写「张掖古城」

发布时间:2023-10-19 08:36:42 来源:搜狐

甘州,是古丝绸之路上的重镇,作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之一,这里山河壮美,文化灿烂,人才辈出,不但有丰富的历史遗迹,还有独特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甘州的美景众多,最有名的莫过于古“甘州八景”,在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这八景是“祁连积雪” “黑水春融”“苇溆秋风” “薤谷晴岚”“甘泉晚照”“木塔疏钟”“东山烟雾”“板桥夜月”。

1

祁连积雪

在河西走廊以南,有一座东西走向连绵不断的雪山,它就是我国西北最有名的山脉—祁连山。祁连山是中国境内主要山脉之一,位于青藏高原北缘,地跨甘肃和青海,长约2000公里,宽200~500公里,平原河谷占山地面积的三分之一以上。

受高原寒冷气候的影响,祁连山在海拔4200米以上的高山地带,终年积雪,形成的冰川达3306条,面积达2062平方公里,储水量达1320亿立方米,疏勒南山团结峰(5808米)为最高峰,是河西走廊一带的主要水源,冰雪融化成为石羊河、黑河、疏勒河三大水系、56条内陆河流,年径流量72.6亿立方米。每逢春天,冰雪消融,雪水汇聚成条条河流,浇灌着河西走廊上的大片草原与农田。

祁连山区属半干旱地带,森林资源丰富,每年降水量250-600毫米,山地草原和针叶树林交替分布。立夏之后,山林是一望无际的绿色海洋。林区有15.7万公顷,200多万立方米的森林资源,有云杉、圆柏、杨树等林木,以及鞭麻、黑刺、山柳等灌木。生趣盎然。草场有多种类型,水草丰茂,适宜畜牧。山腰间松柏茂密,青鹿、马鹿、猞猁、雪鸡、野驴、雪豹等动物出没其间。矿产资源也极为丰富,有“万宝山”的美誉。

在历史上,祁连山曾被戎、羌、乌孙、月氏、匈奴占居。祁连山之名源自古代匈奴语,“祁连”是“天”的意思,祁连山因此得名“天山”;又因位于河西走廊以南,故称南山。唐代诗人李白作诗《关山月》:“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诗中的“天山”,指的就是祁连山。《史记·匈列传》有“过居延,攻祁连山”的记载。司马贞索隐引《西河旧事》:“[祁连]山在张掖、酒泉二界上,东西二百余里,南北百里,有松柏五木,美水草,冬温夏凉,宜畜牧。匈奴失二山,乃歌云:‘亡我祁连山,使我六畜不蕃息;失我燕支山,使我妇女无颜色。’”宋黄庭坚《题刘将军雁二首》诗之一:“祁连将军一笔雁,生不并世俱名家。”《大清一统志》:“南山,在州南五十里,一名雪山,亦名祁连山。”

古时,甘州郡南城楼正对祁连山终年不化的积雪,遥望南山积雪,祁连山银装素裹,如玉屏横亘,突兀高峻,绵延千里,“祁连积雪”成为古甘州的一大胜景,文人墨客每当盛夏登楼倚栏,无不为祁连山的冰峰雪岭深深地吸引,并留下了许多以“祁连积雪”为题的优美诗词歌赋。

清代康熙举人杨维元曾作《祁连积雪赋》:“爰有南山,叠嶂层巅,番儿仰止,呼曰祁连。形踞乎天柱,势压乎边关。草木生而畅茂,牛羊牧而滋蕃。夏凉冬温,毳幕丛焉。凝华结素,望之莹然。千峰堆玉,万壑撒盐。其霁色凌空也,夺皓月之清圆;其皎洁冷艳也,增岩城之暮寒。君不见忠臣吞啮兮,其节弥坚;又不见高士偃卧兮,其致若仙。六月披裘兮。瞻望至止;樵子迷道兮,畏门不前。璧圆兮嘉瑞,冰泮兮丰年。赋梁苑兮词不妍,歌郢曲兮和又难。对景兮不能无言,抽思兮吟料尚悭,窃恐负此琼峦。”

2

黑水春融

由于得黑河之利,中游的张掖市享有了“金张掖”的美誉,成为历史上中国通往西域各国的咽喉要道,丝绸之路上商贾云集的重镇,西北大地上的“塞上江南”;下游的额济纳绿洲,既是阻挡风沙侵袭、保护生态的天然屏障,也是当地人民生息繁衍、国防科研和边防建设的重要依托。随着人口的增加、经济的发展和进入下游水量的逐年减少,黑河流域水资源短缺的问题越来越严重,流域生态环境恶化。2000年,在国务院和水利部的领导下,地方政府的积极配合和协助下,黑河年度分水任务圆满完成,实现黑河水资源统一管理调度目标,为全流域的民族团结谱写了新的一页,因此,作为古“甘州八景”之一的“黑水春融”,也被历史赋于了新的内涵。

3

苇溆秋风

古代的甘州城是一座水上之城,城内城外,水多湖广,芦苇遍地,四时景色各异,尤其是在秋天荻花翻浪之时,景观独特,煞是迷人,这一胜景便被古人称之为“苇溆秋风”,成为古“甘州八景”之一。

“一城山光,半城塔影,苇溪连片,古刹遍地”、“甘州不干水池塘”、“四面芦苇三面水”、“六水三庙一居处”、“举步见塘,抬头见苇”,这是古甘州的真实写照。在甘州城内,清代就有南大池、北大池、甘泉池、西水塘、水晶宫等许多大大小小的池塘,水湖约占全城面积的三分之一,湖中生长着芦苇。在护城河以外分布的大大小小池塘更多,面积更大,远望烟波淼淼,芦苇荡荡,湖水漪漪,处处碧波芦影,是边塞地区独有的景观。这里一年四季景不同,春天碧波雍翠,锦鳞游泳;夏天绿苇成林,青绿蔽眼;秋天荻花翻浪,瑟瑟作响;冬天一片琉璃,白色如银。

护城河是甘州古城御敌的第一道防线,它环绕古城四周,河深5米多,阔12米多,河中虽然水小,但夏日里苇荻映天,暗流清澈,碧波荡漾,秋天仍能见到“苇溆秋风”的胜景。

在张掖城北门外,有一座在清嘉庆初年由提督苏宁阿按财、官、丁、寿这“四善”取意建造的四善桥,这是护城河上一座甚为壮观的石孔拱桥,桥上建有牌楼,在牌楼上高挂“四善桥”三个遒劲潇洒的大字匾额,还有一副对联是这样的:“桥头看月色如画,田畔听水流有声”,游人过桥小憩或赏景,目观苇荡及田园风光,别有一番情趣。在张掖城北城墙上,便可观望北湖的苇溆风光。诗人在游览、观望了北湖的苇溆风光之后,大都诗兴大发,留下赞美苇溆风光的诗篇。明代诗人魏谦吉的《北湖作》诗曰:“出郭相期入近林,良辰逸兴洗尘襟。花随细细风中落,鱼向涓涓水底沉。积翠拥舟迷鹢路,急流转磨出鲸音。霞觞倒尽山衔日,仍写瑶篇坐上吟。”明朝诗人陈棐的《北湖》诗曰:“边城城北接烟林,四座风来吹我襟。自在中流双桨动,共看曲岸一竿沉。山围面面丹青出,水奏淙淙韶濩音。人散月明横渡处,夜深还听有龙吟。”

在清朝末年,由于建设的需要,开始对南大池、北大池、甘泉池、西水塘、水晶宫等水池进行填埋,修路建房,使城内逐渐失去了昔日的苇溆风光,唯有东湖风光依旧。据记载,在东湖,有王母宫和奇峰镇定塔,有 “亭台楼阁,波光塔影”的绝妙风光。王母宫在东湖北侧,周围都是苇池,集亭台、楼阁、回廊、水榭于一体,宫的四面到处是芦苇,一年四季游人如织、香客不断。清代马应隆《游东郊王母宫》诗云:“野阔天高眼界空,瑶池胜社启郊东。半村榆柳一村水,三里荻花二里风。人影纷纷秋色里,车声辘辘夕阳中。醇醪饮罢咏歌返,更向荒祠谒信翁。”奇峰镇定塔位于东湖的南岸,是清光绪三年(1877年),甘肃提督周达武为振兴张掖教育而兴建,塔高七丈五尺,重檐飞栋,窗户洞达,凳塔可观甘州胜景。因有了奇峰镇定塔,这里的景致便以“塔影横空,芦湖金波”而声名远播。现如今,王母宫和奇峰镇定塔均已不存,只能在古籍、古画中寻觅它们的踪迹了。

4

薤谷晴岚

马蹄寺是我国河西走廊的佛教圣地之一,早期崇信汉传佛教,元代以后藏传佛教在此兴盛,现在这里汉传和藏传佛教同时并存。西藏、青海等地藏族信教群众和从事佛教事业者,称马蹄寺为“卓玛让象”,意为菩萨自然出现的地方。青海等地信徒有“一生不能来此拜佛,会抱憾终生”的说法。

马蹄寺石窟群以其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屹立于石窟艺术之林,同敦煌莫高窟、安西榆林窟齐称为河西佛教胜地的三大艺术宝库,它是国内历史悠久、艺术价值很高的文物古迹。气势恢弘的三十三天,以五层二十一窟呈宝塔形开凿于悬崖峭壁,令人叹为观止;位于大都麻河上的金塔寺,窟内飘然欲仙的高肉雕泥塑飞天,在全国实属罕见;藏佛殿石窟,规格之宏大,令人称道;千佛洞石窟,窟内的雕刻精巧,鬼斧神工。

马蹄寺石窟的开凿,与两位郭姓名人直接相关,一位是略阳(今甘肃秦安)经学家郭荷,另一位是敦煌人郭瑀,是他们留下了这一艺术宝库。在西晋末年,略阳经学家郭荷,来张掖东大山隐居讲学。敦煌渊泉郭瑀闻讯后,前来师事郭荷,尽得其学。郭荷逝世后,郭瑀守孝三年,移至南山幽谷,凿石室讲学授徒,有弟子千余人,著有《孝经错纬》《春秋墨论》等著作。这些石窟最早的建于晋代,是敦煌人郭瑀及其弟子所凿,先为郭瑀的隐居讲学处,后人增塑像佛,鼎盛时期曾有僧众300多人。

5

甘泉晚照

在位于甘州区民族小学院内有一处水泉,它的名字叫甘泉。甘泉不论是过去,还是现在,都是甘州最有名的水泉之一。古城甘州的得名,与甘泉有关。在西魏废帝年间,张掖郡设州,因城中甘泉清澈如玉、明亮似镜、味极甘美,所以将州名定为“甘州”。以后确定省名时,又将“甘州”的“甘”定为省名“首字”, 省名“甘肃”就是取甘州的“甘”字和肃州的“肃”字组合而成。因此省名“甘肃”来源于这里。

城内甘泉的出现年代不详,无从考证,但在泉上曾建的楼是明嘉靖二十八年(1549年),巡抚都御史杨博主持培土紧靠城墙建造的,楼檐高3丈2尺,与城墙一般高,楼上高悬“河西第一泉”的匾额,文人雅士登楼欢聚,赋诗吟唱。每当夕阳西下,登楼极目远眺,景色甚为壮观。 明代诗人李本纬《登张掖甘泉楼》写道:“乍别酒泉郡,来登张掖楼。关云傍槛入,塞水背城流。月涌陂塘暮,寒生草树秋。凭高听不尽,羌管数声愁。”

甘泉历代都有扩建,清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至四十三年(1778年)由甘州知县王廷赞、陶士麟、陈澍先后三次组织工匠补修泮池、桥梁。在泉源流出的南城墙脚下,建有用硬木支撑的呈长方形的泉洞,洞前有嘉靖三十七年(1558年)巡抚御史陈棐在泉边石碑上刻的“有本如是”四个大字,苍劲有力。在甘泉上建有五间两耳民族形式的建筑,俗称观音堂,颇为壮观。正中悬挂“慈悲在望”的金字匾额,是清乾隆十九年(1754年),张掖知县王廷赞题写的。在高大的牌楼上悬着“源头活水”“农为邦本”的匾额,表现了重农务本、水为命脉之意。

距泉源不远的北面,从泉洞中涌出的泉水流入泉池,周长约30米,沿边有木构曲栏, 泉池周围台阁典雅,树木苍翠,夏季百花争艳,垂柳依依。在泉中水波粼粼,清澈见底,锦鳞游泳,游鱼可数。自明代以来,在甘泉池中一直放养着白口黑鳞鲤,来这里观鱼者络绎不绝,“甘泉观鱼”为甘州胜景之一。

清代任万年《甘泉观鱼》中就描述了在甘泉观鱼时悠然自得的情景,诗曰:“城骑海眼势纵横,流洁源深旧著名。荇藻飘香忘混浊,游鱼破浪自幽清。烟笼远树天然趣,月上高峰分外明。日日凭栏看不厌,关情更有鸟啼声。”

清代诗人马羲瑞的《甘泉观鱼》诗是这样的:“涓涓一脉任纵横,雄镇天关旧有名。鱼出石龛惊客至,风恬水面逼人清。沿溪看柳枝枝曲,踏月登楼步步明。载酒临渊堪寄傲,几回拚醉枕流声。”

甘泉为什么能成为古甘州的名胜呢?据有关学者研究认为,由于此处曾是甘泉书院所在地,是文化教育的胜地,培养人才的摇篮。在清代张掖知县王廷赞《甘泉书院碑记》中,详细说明甘泉书院之名张掖旧有,只是残破不堪。至清朝用兵新疆战事结束后,他才在甘州城南门内左偏处,当甘泉涌出之处,架设泮桥,填平坑洼,修筑基址,纠工集材,修建堂庑50余楹,陆续地广,再加筹划,又修建了三台阁、爽心亭以及后园亭榭等。此后,张掖人士与外地来张掖的游客凡登临甘泉楼者,无不为甘泉所见晚霞返照之美而惊叹,所以 “甘泉晚照”成为古甘州的一大胜景。

清乾隆进士郭楷在张掖教学7 年,在他的《九日忆阮邻》诗中说“白发几随清镜改,黄花频见异乡开。”自注说:“余九载之内,于此日,七在甘泉,一在金城,一在长安。”他在张掖写了许多诗,比较有名的是在游览了甘泉书院后写下的《过甘泉书院题四绝句》,即《甘泉池》:“滚滚清泉日夜流,渊源只向此中求。落花波面皆成趣,莫羡纤鳞下钓钩。”《三台阁》:“三层高阁俯城头,四境烟光一望收。春树万家甘雨足,绿杨阴外好驱牛。”《玩书楼》:“万轴牙签百丈楼,明窗四敞对凝眸。元龙豪气消磨尽,老向书仓学鼠偷。”《临湖亭》:“芦荻萧萧一片秋,晨风夕雨好淹留。座中几个清狂客,起向烟波欲狎鸥。”

6

木塔疏钟

木塔是一座历经沧桑的佛塔,耸立了1500年,声名远播,成为古甘州的象征,是一道靓丽的景观,现位于甘州城区县府街中心广场西侧,它是西北地区最高的木塔,是甘州城内“金、木、水、火、土”五行塔之一。在张掖民间有“张掖有个木塔寺,离天只有七八尺”的说法,极言木塔之高。

旧时,木塔所在的寺院叫木塔寺,又名万寿寺,是甘州城中最古老的寺院,规模宏大,有山门、殿堂、佛塔、藏经楼、僧舍等,现仅存建于中轴线上的木塔和藏经楼。寺与塔初建于北周或更早,经隋、唐、明、清历代重修。在塔的最上层原有古钟一口,叩之,声闻数十里,钟声隐约若在天际,四野皆闻,有可谓“塔势凌霄汉,钟声叩白云” 的绝妙意境。在苍烟暮霭、万籁俱静的黄昏,或在风清日丽之时,云过塔移,鸟雀围翔,铃声成韵,每当几许疏钟,钟声回荡,清悦悠扬,最为人们所称道,“木塔疏钟”成为“甘州八景”之一。

在《甘州府志》上记载,“万寿寺。城西南禺。寺中木塔九层,罗汉五百,俗名木塔寺,前五代后周时已有之。”据《重修万寿寺碑记》记载,隋文帝开皇二年(582年)重建的寺塔,塔名为“归塔”。 在塔顶“放光者久之”,“楼殿一新,廊庑改观,五百罗汉,尊尊光明,二十诸天,在在圆满。卧像显丈六金身,千佛耸百尺高阁,伽蓝、护法、山门、厨库,无一不重加修理。”在四周修建了僧舍和围墙,达到了“规模始称,障碍尽除”,并使德行较高的老僧永住禅院,修焚香火。在《通鉴》上说,开皇初,突厥沙钵略可汗次被隋所败,向隋朝提出和亲,其妻千金公主自请改姓杨氏,尊文帝为父。隋文帝遂封千金公主为大义公主,并遣尚书右仆射虞庆则及东骑将军长松晟往省公主,并望公主归宁。“归塔”即有迎接大义公主归宁之意。

在《甘州府志》中还有这样的记载,“释迦佛涅槃时,火化三昧,得舍利子八万四千粒。阿育王造塔置瓶,每粒各建一塔,中华震旦有塔一十六座,甘州木塔其一也。”

仁寿元年(601年),隋文帝遣名僧造塔,将张掖木塔改建为15层舍利塔。唐朝对万寿寺的维修也极为重视,唐贞观十三年(639年)唐右武大将军尉迟恭敬德曾奉唐太宗之命,负责监修万寿木塔。唐僧玄奘西天取经归来,路经张掖,也曾在万寿寺礼佛诵经。

明永乐年间重修木塔,仍为木质。明永乐十八年,古哈烈国使者盖耶素丁经过张掖,还赞叹此塔精巧,称赞木塔“此塔制作之工,可为世界之木工、铁工、画师取法也。”当时的木塔由底至顶共有15层,每层有廊道,内有房间,全塔皆以光木构成,外表油漆彩绘,光彩鲜明,视之全塔金光灿灿。塔底有魑魅魍魉像,塔基座落在诸像之肩上,下有地窨,塔中有一铁柱,自底至顶,贯穿塔中央,柱底置于铁板穴中,上端即擎起全塔,人立在地窨中,稍用力即可将全塔旋转,这一杰出的造型今天已难看到。明宣德年间(1426-1435年),镇守甘肃太监王贵曾疏请明宣宗颁赐“万寿寺”匾额,又赐藏经。

在万寿寺北端引殿中,原有六朝铜佛3尊,为西方三圣像。中间为西方净土之教主阿弥陀佛,左边为观世音菩萨,司慈悲;右边为大势至菩萨,司智慧。像高约5尺余,眉目宛然,栩栩如生,衣带飘洒。

民间传说,在修建木塔的时候,工匠们已经做好了木质塔身,却想不出立起来的办法,鲁班就化身为一个年轻木匠前来点化。他到工地看了一圈,然后找到督工师傅,见督工一个人在喝闷酒,转身端来一碟豆腐,中间穿插几根韭菜,督工一看,豆腐如同木料,韭菜恰似套铆,把木料连成一个整体。督工抬头正要感谢小木匠,可鲁班化身的小木匠早已不见了踪影。此后,历代不论重修还是维修木塔,都沿用这个套铆结构。

在清末,木塔遭暴风摧毁,又进行重修。现存的木塔是民国15年(1926年)重建的,为砖木结构,塔基平面为正八边形,修建在长20.3平方米的正方形台基上。塔基宽15.1米,塔高32.8米,塔壁一至七层以青砖砌成。外檐有仿木结构砖雕斗拱,檐下雕刻有十二生肖图。塔身自下而上逐层缩小,各层门窗互异。制做精巧,塔内设有楼梯,供人攀登。塔顶呈八角伞形,每层的八个角上有木刻龙头,口含宝珠,下挂风铃。主体为木制结构,外檐系阁式建造,塔身内壁是砖砌,各层都有门窗、楼板、回廊和塔心,并雕有花饰,门楣嵌砖雕匾额。第一层,东西开门,东门题额为“登极乐天”、西门题额为“入三摩地”。第二层,东西假门,南北假窗,东门题额为“西天正觉”,西门题额为“宝筏金绳”。第三层,四面开门。第四层,东门题联“玲珑塔下祥光景,紫金钵里千朵莲”,横披“千佛明经”,西门题联“九级浮图光闪灿,千层莲座镇金刹”,横披“万法归空”。第五层,东门题联“宝寺犹云中世界,高塔如静里乾坤”,横披“西来妙意”,西门题联“平安两字西方佛,清净三途上界仙”,横披“甘泉福荫”。第六层,四面辟门,无联无额。第七层,东西辟门,南北月窗。第八层,木围花栏,八面开阔。第九层,井式塔顶。

整个塔没有一钉一铆,全靠斗拱、大梁、立柱纵横交错、相互拉结,是完整而坚固的木质结构造型。整座塔给人以高大、巍峨之感,体现了我国独特的楼阁建筑艺术特点。登上塔顶,扶栏远眺,高楼林立,田畴如画,雪峰凝素,河流如带,城乡风光尽收眼底。

清代卜舟和尚《题万寿塔》诗云:“巍然笔势蘸寒空,九级玲珑造化工。结顶朝元映日月,盘根错节傲霜风。声飘烟景微茫外,影射波光淡漠中。灵瑞毓钟张掖秀,能仁标范永流东。”

清代马羲瑞《木塔疏钟》诗云:“天花何处鸟衔飞,一塔依然立翠微。画栋崚嶒齐雪岭,残钟断续入柴扉。阳回乍喜初调律,漏尽谁伤未拂衣。莫厌疏慵趺坐久,半生劳碌已知非。”

清代任万年《木塔疏钟》诗云:“峻极浮图象外晖,钟鸣夜半彻通微。松涛振醒三更梦,桂魄穿虚万佛扉。课罢老僧闲说偈,焚余童子惯薰衣。几时悟得庐山面,迷恋尘缘总觉非。”

清代任侗《木塔寺》诗曰:“浮图传说建开皇,木墩巍于柱石坊。一粒可真凝佛骨,九层还似巩仙房。尉迟昔已迁麟阁,迦叶今犹认鸽王。试问回澜劫几许?嶷然独峙鲁灵光。”

木塔后有楼,俗名黑楼,取镇慑黑水之意。现存建筑为清末重建,也称藏经楼,呈平面长方形,面阔五间,进深三间。楼有两层,重檐歇山顶,四周绕廊,气势宏伟,与木塔交相辉映。后来,万寿寺纳入张掖中学校址,寺宇改为校舍。1983年到1986年,人民政府拨款修复,对塔、楼修葺一新。1993年由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7

东山烟雾

在甘州有一座神奇的大山,因山峰高峻、烟雾缭绕、位置称奇而名扬四方,当地先民根据它在甘州所处的位置,起了一个名字,叫“东山”,又称“东大山”。

东山是龙首山的主峰,它是河西走廊北侧的最高的山峰,海拔3000多米,位于甘州城区东北32公里处,绵延数十公里。“东山烟雾”作为古甘州八景之一,是由于在东山周围的南北东西均为荒山、沙漠、戈壁,而在东山,却终年烟雾弥漫,景色秀丽。在雨后或清晨,缕缕薄雾从山下冉冉升起,遥望山峰,朦朦胧胧,影影绰绰,座座山峰隐现于轻岚薄雾之中,宛若蓬瀛,透出无限神秘。在朝日初升时,缭绕飘荡于万木丛林之间,笼烟映峰,景象十分诱人。

在古时,人们将东山称为甘崚山,据《元和郡县图志》记载:“甘崚山,在张掖县东四十五里,出青鹘鹰,称为奇绝,常充贡献。”在东山,沟壑纵横,岩峻石怪,山峦起伏,山秀峰奇,松柏苍翠,花草飘香,飞禽走兽繁多。在东山山门前有一巨石矗立,独守山门,称为女娲石,传说是女娲补天时剩下的一块,抛掷于此。陡峭的奇峰异石还造就了棋盘绿荫、神仙赐福、接驾神泉等自然景观。棋盘山中间有一条界线分明的“楚河”,两边各有一营盘,棋局对奕,传说是道家祖师袁天罡和张天师云游至此对奕,布下棋局而留下的。棋盘山后,有泉水涓涓,盘山而下,远望如九曲长河,近观呈龙飞凤舞,充满活力,如同接驾之势,故名曰:“接驾神泉”。更有以形取名的天河飞渡、桦林佛钟、通天栈道、登天云梯、大漠逐鹿、无限风光等自然景观,栩栩如生。

在东大山,一年四季藓苔绣幕,鸟声花影,鹫鹰游弋,牛羊出没。文人墨客常在这里赋诗作画。明代诗人郭绅的《甘崚(浚)山》,对山中美景作了描述:“边境名山势插天,二三幽洞几千年;半空滴翠深秋雨,一壑苍摇薄暮烟。室有金容沆瀣古,门无玉钥苾刍鲜。鸟声花影皆佳致,留与诗筒贮百篇。”清代秦彬有《游东山寺》诗一首,也极尽描述了东山春日的山景云色:“寻胜春郊踏绿畦,几重山色望中迷。亸边谷口频惊马,看镜岩前欲舞鸡。树密漫闻钟远近,云横谁辨路高低。逢僧引到清峰处,日出东方月落西。”清代张联元《东山晚照》诗描绘了东山的朱霞、皓月、春晖、夕照等美丽景观:“西风凝翠咽金盘,倒抹朱霞壮巨观。一片胭脂匀万壑,十分春色醉千峦。凌空皓月饶余晕,过岭征鸿不怯寒。山气由来佳日夕,黄昏伫立向东看。”清代任万年《东山古刹》专写东山古寺与周围风景互为映衬、相得益彰:“多年古寺创山隈,松柏葱茏傍雪开。挂壁青霞遮梵刹,漫天晓露湿苍苔。流泉滚滚穿花径,野树离离护石台。老子谈经宫在顶,四时惟见瑞云来。”

在烟雾笼罩的东山之顶,有一老君洞,洞口很小,渐入渐广,可容百人,洞内原有老君塑像,据说是,老子当年的“谈经宫”。民间传说,老子避世,来到东山,便隐居于此,谈经说道,后在合黎山中化作巨石,永伫峰顶。另传说,老子从这里骑青牛入流沙,不知所终,与另一处古甘州胜景之一的“流沙仙踪”相呼应。

随着岁月的流逝,东山中的部分古老建筑已难觅旧迹,但“东山烟雾”这一胜景依旧。为了保护生态,这里已被政府列为东大山自然保护区,这里成了众多野生动物的天堂,也成了众多野生植物的家园。据林业工作人员调查,这里有各种动物170多种,有列入国家一、二、三级保护的野生动物有雪豹、盘羊、马鹿、岩羊、豹猫、鹅喉羚、石兔、猞猁等等,植物主要是云杉、圆柏、山杨、高山柳和众多灌木。在东山北麓的干旱区,生存着蒙古族牧民,这里浓郁的民族风情和大面积鬼斧神工的风蚀丹霞,日益成为旅游热点。东山现已成为河西走廊不可多得的一处风景名胜区。

8

板桥夜月

在古“甘州八景”中,有一大景观名叫“板桥夜月”。板桥这个地方就是现在的临泽县东北约25公里的板桥镇,这是一个久负盛名的地方,处于黑河北岸。

板桥,原为古时黑河之上的一座人工搭建的木桥,通达对岸,后来人们将架桥的这个地方取名为“板桥”。黑河从这里蜿蜒流过,滋润着两岸广袤粗犷的戈壁大漠,造就了一片片绿洲,使“塞上江南”的风韵与当地的田园风光在这里完美地相统一,各种美景都表现得淋漓尽致:村庄周围,古木森幽,芦苇摇曳;板桥下面,流水潺潺,清澈舒缓;皓月当空,月映水中,桥架河上,蛙噪一片,树影婆娑,交相辉映,一派水乡景色;板桥东北,山漠绵绵,烽燧点点,箫声隐隐,驼铃阵阵。

板桥的取名,始自于汉代,与传说中的仙姑修道为善、苦修板桥之事有关。据地方志记载,“仙姑,未详姓氏,张掖河北人。”据传说,她曾修道于合黎山中,修炼期间,黎山老母为了探其道念,派人先后化作张牙舞爪的猛虎、口吐毒蕊的蟒蛇、锯齿獠牙的妖精,去侵扰仙姑,她都坚持正道,奉序而行。她见黑河横溢,两岸人民无舟可渡,就“设板以济人”,使“斯命不患于病涉”。后来,她发愿建起了这个板桥,以济世救民。人们为了感谢她的善举,就将板桥称为“仙姑板桥”。桥建成以后,这座桥又在黑河上增添了一大景观,人们也就将这一带叫“板桥”。古时,每当黑河水流经板桥时,水域较广,遇到皓月当空之夜晚,飞镜悬空,万叠秋山,河水缠绵,板桥卧波,天光水色,交相辉映,形成一幅美仑美奂的光明世界,足以使人怡心悦情,所以古代张掖文士将“板桥夜月”誉为当地著名胜景。许多文人黑客被这种美景所吸引,写诗赞美,留下了许多千古传诵的佳句。民国著名诗人申缅胥曾赋诗《板桥夜月》,描绘了板桥远山映水、蒹葭夹桥的景色:“东山远映水迢迢,两岸蒹葭夹板桥。月拥重轮飞兔彩,光腾五夜射虹腰。平分陇塞辉千里,仿佛扬州路一条。有客临流闲眺处,可曾听得玉人箫。”

在板桥南岸,绿树掩映下,有一座重檐叠阁的庙宇,隐现于黄沙树荫之间,这就是“仙姑庙”,人们俗称“奶奶庙”,是人们为纪念仙姑而建。仙姑庙始建于前138年,至今约有2200年的历史,为河西最古老的寺庙之一。以汉武帝御赐“平天仙姑”、西夏李元昊敕封“圣贤圣觉圣光菩萨”扩修庙宇而声闻河西,后历经四次重建和修缮。旧时的仙姑庙,香阁连云,彩霞飞槛,殿堂层沓,楼阁参差,大小建筑300多间,占地四、五百亩,长达1公里多的风沙线上,亭台楼阁,星罗棋布,有老母殿、仙姑殿、三佛殿、药王殿、圣母殿、三宵殿、观音殿、送生殿、山门、戏台等。殿与殿之间,有天桥相通,九曲回廊,气势宏伟。清代诗人杨楷的《题仙姑庙之三》诗曰:“河边竟渡霍嫖姚,幻起云中挂鹊桥。纵祷金人成底事,昆邪无计诩天骄。”清代诗人乔彦的《昭武四景》之《仙姑板桥》诗云:“月色波光照眼穿,桥名依旧说升仙。何年乌鹊重填岸,引得人登大愿船。”每年四月初八,法器齐鸣,香火极盛,尤其是这天晚上的放河灯活动,异常热闹,数千盏河灯随水漂游,灯海浮动,仙乐悠扬,一派光明。仙姑庙后被夷人焚毁,传说夷人焚庙后,穹庐瘟疫,畜牧多灾,后重修以忏。近年来,政府拨款维修,渐渐恢复往日盛况。1993年重修,1999年更名为“香古寺”,总面积38400平方米,建筑面积19007平方米,有大、小殿18座(处),彩塑佛像58尊,住房160间,围墙900米,寺后的梧桐树已有2000年的历史。

仙姑庙有许多对联,为这古老的庙宇增添了浓厚的文化氛围。在山门原有一幅对联:“道院有尘清风扫;山门无锁白云封。”有一幅是:“威镇华夷不逐流沙名万古;功同日月常随黑水照千秋。”另外一幅是:“育桂培兰一片慈云覆黑水;安人阜物千秋圣寿并丹山。”还有一幅是:“黑水泛云筏恩庇大千赤子;丹山晋铁券灵佑亿万婴儿。”

近年来,香古寺以其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吸引着国内外的信徒和游客,成为西北地区有名的朝圣旅游圣地。

板桥延续了几千年,由于这儿系边防要隘,北通蒙地,明嘉靖八年(1529年),巡抚唐泽在这里建板桥堡。清同治八年(1869年),由监生祝多三重修。如今的板桥镇,这里田园如画,黑河畅流,小桥流水,炊烟缕缕。

热门排行

经典笑话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