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网友投稿 >

如何看待伤痕文学「伤痕文学和伤痕小说」

发布时间:2023-10-21 08:35:12 来源:搜狐

导读:“不争论”仍有现实记忆,避免造成思想混乱,对经济建设的干扰和工作重心的偏移。

随着《人世间》热播,掀起了对伤痕文学的争议。

实际上,目前是伤痕文学的“第二波”。

伤痕文学的高峰和“第一波”是在20世纪80年代初中期。以电影《芙蓉镇》、《泪痕》、《戴手铐的旅客》、《牧马人》、《许茂和他的女儿们》、《巴山夜雨》、《天云山传奇》……电视剧《蹉跎岁月》……以及以卢新华、周克勤、刘心武、叶辛、张贤亮等为代表的一批作家。电影《牧马人》就来自于张贤亮的“伤痕小说”《灵与肉》,形成了伤痕文学的一个高峰。

伤痕文学的产生,首先要有伤痕。没有伤痕,哪来的伤痕文学?没有蛋,哪有鸡?

至于伤痕、蛋是什么?主要反映的是在“反右扩大化”,“上山下乡”,“十年浩劫”中受到伤害的人和事。

“上山下乡”是否是“伤痕”有争议。

但“十年浩劫”是伤痕没有异议。

80年代初,改革开放伊始,思想解放先行。随着光明日报《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社论的发表,开展了全民的思想解放和讨论。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随着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恢复高考,知青回城,平反冤假错案……标志着全面改革以及拨乱反正的开始。

当时国家上下形成一个共识,要尽快解决生产力的问题。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仍然是社会的主要矛盾。

后来逐步形成了“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思想(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一切工作都必须服从和服务于“经济建设”这个中心。

对“浩劫”中的受害者,国家在予以落实政策的同时,要求他们服从大局。

邓公的重要讲话《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定了调子“向前看”,不要过于沉溺历史问题,“不争论”,将全民的主要精力,集中在“建设四化”上。

伤痕是有的。官方既然将主要精力放在经济建设上,那么,亲历者们“伤痕”的疗伤,主要由民间完成,因而文学艺术承担了这个职能,官方不鼓励也不禁止。这就是“伤痕文学”产生的社会土壤。

伤痕文学是一个历史和现实存在过的客观事实。

吊诡的是,是否有“伤痕”,反而成了问题?

实际上,对伤痕文学所反映的那个时代,有感的是40,50,60,70后人群。40、50后经历全程,60后经历半程,70后经历扫尾。

但观看“伤痕文学”的人,却是涵盖从40后到00后。

冲突来自于不同年代人的对“伤痕”的不同经历、感受和视角。自己受伤,亲眼看到别人受伤,以及事后看“表演受伤”,感受当然不同。两拨人对话,相当于鸡同鸭讲,“四季人”同“三季人”讲,很难达成共识

中国自古有隔代修史的习惯。

“伤痕文学”发生的那个年代的历史,本质上还是当代史。

讲还是不讲,从什么角度讲,讲的时机,讲到什么程度,是否可能被敌对势力利用,是否影响经济建设和改革开放事业的大局,都有国家层面的宏观考量和顾忌,大众要予以理解。

况且据说金鱼的记忆只有七秒,而人的记忆也好不了哪里去。

哪怕一个城市矗立在尸山血海的古战场上,也不耽误后人眉目传情,夜夜笙歌。

更遑论“伤痕”?

更遑论是“伤痕”还是“骨折”,是“黑”还是“白”,不仅仅是事实问题,还是一个立场问题。

竟至于“黑”和“白”都成了问题,很让人怀疑大众理性和舆论场是否健康。

我们目前还是发展中国家,发展仍然是当前和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的中心工作。邓公的“不争论”思想,仍有现实意义,避免造成思想混乱,对经济建设的干扰和工作重心的偏移。

档案作为国家记忆,“伤痕文学”作为民间记忆的补充,各有各的价值。

将“伤痕”和“伤痕文学”予以宽容和搁置,等到我们民族强大到可以直面任何“伤痕”,不需要继续付出成本,我们才能将之作为普通历史和文化素材,从容进行研究和讨论。

“伤痕”和“伤痕文学”如果带给我们的是避免再次伤害的经验,那它存在就有价值。如果继续造成二次伤害,相互伤害,反复伤害,造成几代人的情感割裂,造成新的伤痕,那就太不值了。

@禾麦文化

#伤痕文学#

热门排行

经典笑话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