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网友投稿 >

公开课的开场白和结束语「公开课开头怎么说」

发布时间:2023-03-29 09:04:01 来源:搜狐

两会期间,陈陆军社长给中新社报道组讲了一个他年轻时从前辈那里习来的写作技巧。假如我们开完一场发布会,拿到海量资料,记了很多笔记,却不知从何下笔。

这时不如把笔记扣住,回想整场发布会最有印象的一句话、一个新闻点,那就是最值得写的。

此方法也可用于导语写作。一篇消息或通讯若一部电影,导语就是引人入胜的开场镜头。以下列举一些具有画面感的导语佳作:

“现场特写式”导语

案例一:《台湾阅读推广人张大光贵阳说故事:用故事丰富童年》

导语:中新社贵阳7月3日电(记者:石小杰)欢笑像贵州的爆浆豆腐一样在活动现场的各个角落炸裂,每个人的心情都吸饱了维C。在半是温暖半是动感的时光里,张大光从《企鹅和猴子》的故事入手,风趣幽默的语言、丰富生动的肢体动作,俘获了孩子和大人的心。

记者巧用意象“贵州的爆浆豆腐”“吸饱了维C”来体现主人公的工作场景,富有当地特色。三言两语之间,主人公的身份与性格描摹完成。

案例二:《北京市春夏服装展销会开幕》

导语:中新社北京1983年3月1日电(记者:凌宏俊)数不清的目光投向一位斜戴着法兰西帽子、披着时髦的砖红色春季女大衣的风姿绰约的女郎。当北京市春夏季时装展销会今天在北京展览馆开幕时,这个放在进门大厅的模特儿成了最引人注目的人物。

在特殊的时空背景下,艳丽张扬的注目就是最好的开头。如此导语不仅是勾人兴趣,更是时代的影像。

案例三:《直击四川泸县6.0级地震震中:村民合煮“百家面” 雨中救援不停》

导语:(记者:贺劭清、岳依桐)四川省泸州市泸县福集镇满是碎砖块的路面上,一口大锅安放在临时搭建的简易灶台上,白生生的面条翻滚在沸腾的水中,热气腾腾向上,仿佛要穿透阴暗低沉的天空。村民们围在一旁,手捧一碗面或站或坐,用红油辣子抚慰因地震惊魂未定的内心。这是16日13时,中新社记者在泸县6.0级地震震中所见的一幕。

▲村民自制“百家面” 贺劭清 摄

现场即是胜利。关键是,选什么现场镜头?在这个例子中,记者巧用同煮面的特写,不仅体现地震给当地百姓带来的影响,还交代了震后百姓安置进展,而“热气穿透阴暗低沉的天空”,即借景抒情的修辞,暗含记者的视角与态度,这种力量感十分宝贵。

不过,记者使用现场应有针对性,过于煽情、未经雕琢的生活化(尤其是受众难以理解的)、与同题材同质化严重等的现场描写要摒弃。

“直接引语式”导语

案例一:《拜登再谈控枪:美国面临的道德选择》

导语:中新社华盛顿7月11日电(记者:陈孟统)“美国面临着一项道德选择,一项具有深刻现实意义的道德选择。”美国总统拜登11日在白宫谈到控枪问题时如是说。

此例直接引语的使用,不仅提升了关键事件的“动态感”,更是借主要人物之口隐晦表达记者态度。但也正因导语位置之重,使用直接引语更要确保其准确性、权威性。比如引用古诗词、名人名言尽量避免技术性差错,不要“张冠李戴”,曲解文意。综合引用政坛、商界等重要人物的引语,尽量保留整句话或一小段落。

案例二:《(抗击新冠肺炎)疫情风暴下的48房客:生了!回家!》

导语及第二段:(记者:林春茵)“生了!那个16楼大肚子的园长,得了一个男孩,7斤,非常健康。”

24日晚间的这则弄璋之喜,令暂住在福建省莆田市仙游县一处隔离点16层楼的48位“房客”沸腾了。

直接引语作为导语,十分适合用在通讯中。或直接表达主人公的性格、经历、理念,或从小切口出发为大图景拉开序幕,或体现文中诸方关系(在消息里也适用)。但若此直接引语是空话套话,是不是主人公说的都一样;与后文表达内容有明显割裂感等,不建议使用。

“互动式”导语

案例:《(中国这十年·见微)西北小城“种数”变“沙漠中的硅谷”》

导语及第二段:(记者:于翔、于晶、杨迪)你可能很难想到,当你在北京上海点下一单外卖,处理这个订单信息的数据中心,在千里之外的沙漠小城。

宁夏中卫,一个曾经“天上不见鸟,风吹石头跑”的地方,如今引得亚马逊、腾讯、美团等企业相继落户“种数”,成为中国“东数西算”工程的发展典范。

▲图片来源:中国新闻网|宁夏

笔者将记者原稿中一句直接引语改成了“互动式”导语。科技医疗或部分主题报道题材,“不可及性”阻碍海外读者阅读。合理使用“互动式”导语,让读者身临其境,对陌生、宏大的概念、产业等展开想象。

“悬疑式”导语

案例:《重庆一中学开“奢侈品经济学”课劝学生勿攀比盲从》

导语:中新社重庆2012年3月6日电(记者:连肖)重庆市巴蜀中学推出“奢侈品经济学”课程引来中学生踊跃报名,也引发社会热议。该课程于6日正式开课,记者在课堂上并未见到奢侈品,只是听到唏嘘声。

第一句话讲明事件由头,第二句话直击现场。如此悬疑感的写法可以用来揭示一类社会现象,或需要先抑后扬等写作意图中。

有时,当导语难以承受过多字数,可以在第二段继续展开,形成“双导语”的效果。

案例:《LV进驻中国国家博物馆引来争议:“商”得起“伤”不起?》

导语及第二段:中新社北京5月31日电(记者:应妮)以“艺术时空之旅”为主题的路易威登展31日在中国国家博物馆甫一开幕,即引来争议无数。

这一长达3个月的展览,占据了国家博物馆4个展厅。有提前参观过的观众描述观后感直言,“只觉一种令人目眩的珠光宝气扑面而来”。记者今日在现场看到,展厅大量使用镜子和灯光进行装饰,颇有迷幻效果。工作日观众虽然并不太多,但场内工作人员经常阻止民众更近距离的接触,安保程度堪比文物。

▲陈晓根 摄 图片来源:CFP视觉中国

将展览的内容与观众反馈放在首段是一种常见的“影像”处理方式,但“路易威登展”+“ 中国国家博物馆”这样的新闻噱头已足够撑起导语,所以不必强求“信息装满”。

贴士:并不是所有稿件都适合“镜头特写”式导语。比如就某地中欧班列开行半年阶段性成果发稿,不如直接把最适合外宣的数据、政策等放在导语,如若还使用“一辆列车缓缓驶出xx口岸,车上装满xx货物”等描写,再加上数据政策铺陈,导语就不堪重负了。

记者面对一些尚未到达现场,且较为突发、严肃的新闻题材,也更适合将新闻由头及最新进展放在导语,这类信息比“杜撰”的画面感重要。

以上通过对中新社好消息、好通讯的归纳,简单总结了“画面感”导语的表现形式或适用范围。但导语总归为全文服务,过于强调导语写作导致“头重脚轻”、在严肃题材中“硬凹”画面感、正文内容无法支撑导语要尽量避免。只要精练、准确、客观,适合的就是好导语。


作者:苏碧滢

编辑:姜松源 阚玉婷

责编:魏 园

热门排行

经典笑话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