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网友投稿 >

唐朝盛世为什么会灭亡「五代实力最强的后唐 一度成为盛世帝国 为何昙花一现迅速灭亡 」

发布时间:2023-10-23 08:45:08 来源:搜狐

后唐,是五代十国时期实力最强大的王朝,统治疆域相比于后梁、后晋、后汉、后周四朝,也是最大的。“五代领域,无盛于此者”,后梁时期,天下主要被梁、晋(后唐)、吴、蜀四家瓜分,这里的晋,并非指五代之一的后晋,而是指晋王李克用、李存勖父子的太原河东集团,其晋王爵是由唐朝册封,并且被列入唐朝李氏宗籍。

公元923年,晋王李存勖于魏州称帝,建立后唐,此后又成功灭梁、蜀二国,后唐以一灭二,天下四分已得三分。可以说,当时的后唐可谓是风光无限,因其以中兴大唐国祚为号召,是打着复兴唐朝的旗号立国,再加上灭掉了篡唐的后梁,等于是给唐朝报仇了。

因此,后唐的正统性都得到了天下人的认可,成为大唐帝国的合法继承者,天下人都希望后唐能恢复帝国的荣耀。不过,就在天下人对后唐王朝翘首以盼之时,后唐却在关键时刻掉链子,国祚延续了仅14年就灭亡了。犹如一颗璀璨的流星划过天空之时,光芒万丈,照亮着大地,但又迅速陨落,一切归于平静。

一,政治资本

李克用,别号“李鸦儿”,唐末五代初大军阀,因一目失明,又号称“独眼龙”。他并非汉人,而是西突厥的分支——沙佗人,曾改姓朱邪,后因功被唐朝赐姓李氏。早年,李克用率沙陀军南下镇压黄巢农民军,在收复长安的过程中,功劳是最大的,因此被唐朝晋升为河东节度使。后来,唐昭宗被地方藩镇势力挟持,李克用率领军队勤王,救出了唐昭宗,被册封为一等王爵“晋王”。此时的李克用,拥有天下第一藩镇河东,名义上又是李唐宗室,可谓是风光无限。

李存勖,从小就含着金钥匙长大,曾受到唐昭宗高度评价。当时,年仅11岁的李存勖站在唐昭宗面前,英气逼人,唐昭宗“一见骇之”,表现得很震惊,又很欣慰。因为,当时李克用已被正式列入李唐宗籍,而唐昭宗也自知无力恢复大唐的雄风,就把希望寄托在了李存勖身上,拍着他的后背向外界传递了一个信息,说这个孩子长大后必能成为一代栋梁,希望他以后能忠孝唐室。

李存勖

唐昭宗的这个表态,对李克用来说,政治意义非凡,这等于就是在向天下人宣告,李氏父子才是大唐帝国的正统传人,而这自然引起了权臣朱温的不满。

其实,早在多年之前,李克用的崛起,就让朱温如鲠在喉,欲除之而后快。当时,李克用凭借四万河东黑鸦军,将黄巢军打得哭爹喊娘,最终获得了河东节度使的职位。河东是天下第一大镇,临近大漠,拥有数量庞大的优质作战马匹,李克用的发迹自然引起了他人的羡慕嫉妒恨。如果说唐朝赏赐给李克用的是一块美味的蛋糕,那么赏赐给朱温的,却是一块过夜的硬馒头,因为朱温只获得了宣武军,地处中原四战之地。

因此,朱温就觉得朝廷赏赐不公平,再加上眼红李克用吃到了肥肉,为绝后患,朱温就在上源驿策划了一场大火,想烧死李克用。但是,朱温千算万算,一场大火浇灭了朱温的梦想,李克用逃出生天,从此与朱温成了死敌。

现在,李克用竟然成了李唐宗室,朱温的心情自然更加不好受。后来,朱温干脆杀死了唐昭宗,灭了唐朝,自己当皇帝了。

二,后唐崛起

朱温篡唐自立,建立后梁王朝,作为李唐宗室的李克用,自然是举起了兴唐的大旗,与汴州的朱温相抗衡。不过,李克用在与朱温的对决中,军事上始终处于下风,唯有与蜀、吴联合起来,客观上扩大了河东的生存空间,为日后儿子李存勖的经典大逆转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梁开平元年(907年)夏,朱温正式向晋发起了总攻,双方在潞州大战一场。第二年,李克用病逝,李存勖即晋王位,相比于父亲李克用的军事上的保守,李存勖显然是一个善于进攻的军事天才。

三垂冈和柏乡之战

李克用的病逝,让朱温觉得自己再无敌手,对战局判断失误,认为李存勖只不过是一个毛头小子,膏粱子弟,何足惧哉?于是,朱温就从前线回到洛阳避暑去了,只留下大将刘知俊继续和河东军周旋。

李存勖刚即位,遭到叔父李克宁的挑战,为了测试头号大将周德威对自己的忠诚,就下令让周德威率军回到了太原。周德威的大军,本来是救援潞州的,现在突然北归,顿时让潞州成为了一座孤城。

河东援军的突然撤退,让朱温放松了警惕,不再往潞州方向调派援军,认为凭借现有的兵力,完全可以打下潞州。而此时的李存勖,也得到了前线梁军放松警惕的情报,立即召开军事作战会议,决定亲自率军星夜驰援潞州。

李存勖的行军速度非常快,数万河东精锐夜出太原,仅用了六天时间,就赶到了前线,并在三垂冈设伏。因为河东军这次行动非常保密,梁军上下并不知情,当河东军杀过来了,梁军根本反应不过来,几乎全军覆没。

当远在洛阳的朱温听到梁军惨败的消息,才意识到李存勖比他爹李克用还难对付,看着自己膝下一堆不争气的儿子,不由得哀叹道:“生子当如李亚子(李存勖),李氏不亡矣!吾家诸子乃豚犬尔”。

朱温这次败了,但他觉得是败在了轻敌之上,李存勖赢得侥幸,一直想找个机会再与李存勖干一仗。当时,成德军节度使王镕臣服于后梁,被封为赵王,其统治之地也俗称赵国。赵国虽然臣服于朱温,但仍然是独立的政权,军事上并不受朱温节制。为了彻底吞并赵国,朱温就说赵国勾结李存勖,于是就兵发三千进入赵国,吞并赵国的意图非常强。

但是,让朱温没想到的是,赵国竟然向李存勖求援,而李存勖的态度也很明确:唇亡齿寒,今不救赵,赵亡,晋岂能独存?

于是,朱温再次与李存勖对决,这次的地点选在了柏乡。柏乡之战的结果就是,梁军损失十万精锐,李存勖获得了军事上决定性的胜利。

从此,李存勖获得了战略上的主动权,一改先王李克用屡被朱温欺负的懦弱形象,扭转了河东战略上的被动。在军事上,朱温再也打不过李存勖,但以他的老成,守住黄河一线还是没问题的。可谁也没有想到,柏乡之战的一年后,朱温就命丧儿子之手,这等于是给梁朝的灭亡,敲响了警钟。

此后,李存勖用了十年时间,灭掉了与自己家族有血海深仇的后梁王朝,建立了后唐。后唐的建立,意味着大唐完美回归,在灭梁两年之后,李存勖再发神威,出兵灭掉了蜀国,再顺江东下,收荆南,平楚国,削弱吴国,吴越、闽、南汉纷纷归附,四海复归大唐。

全盛时的后唐疆域

三,小康盛世

唐庄宗李存勖在创业期,给天下人一种积极向上的感觉,即为人慷慨,从谏如流,身先士卒,天下人也乐意接受这个光复大唐的英雄。当李存勖马踏汴梁,天下人对他的崇拜之心犹如黄河水连绵不绝,而这也是李存勖悲剧的开始。

自从灭掉了后梁,李存勖完全像变了一个人,天下人从他身上看到了骄傲、自私、刚愎自用、猜忌功臣、好大喜功等,这说明,功成名就的李存勖开始享受人生了,概括起来,主要体现在以下四点:1,炫耀自己的武功,认为能夺取天下,完全是自己个人的功劳,对他人说:“吾于十指上得天下”,否定了大家的功劳;2,纵容皇后刘氏胡作非为,刘氏人品极差,且极度贪财,正所谓家有贤妻,男人事业蒸蒸日上,家有恶妻,则能轻易瓦解丈夫的事业;3,宠信宦官伶人,手握大权的宦官,排挤忠臣良将;4,得罪了赖以生存的军队,宁愿把高官厚禄赏赐给太监,也不给立有战功的武将,引起军队的不满。

因此,当成德军节度使李嗣源被李存勖逼反之后,唐军将士立马倒戈投到了李嗣源麾下,李存勖则真成了孤家寡人,众叛亲离。

同光四年(926年)四月,唐庄宗李存勖死于兴教门之变,时年四十二岁,李克用养子李嗣源即位,是为唐明宗,开创了属于自己的时代。

李嗣源虽然目不识丁,但极具政治头脑,有大臣劝他更改国号,与李存勖划清界限。但是,李嗣源拒绝了,先不说李克用对他有三十年养育之恩,一旦更改国号,自己就成了无根之木无源之水,天下人将视他为忘恩负义之人。一旦有地方强藩作乱,质疑他即位的合法性,他将处于政治上的被动。

李嗣源知道李存勖灭亡的原因,他上台后,迅速出台了几项利国利民的好政策。

1,诛杀李存勖时期祸国殃民的太监集团,只保留个别太监,其他全部诛杀。

2,释放李存勖之前搜罗的天下美女,发路费遣返回家。

3,除法定节日之外,禁止藩镇以向朝廷纳贡为名,盘剥百姓。

4,禁止地方官府对过往商客乱收费,促进了商业经济的繁荣。

5,恢复农业生产,开放铁禁。

李嗣源一切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让老百姓有饭吃,稳定了民心,使本来岌岌可危的中原局势,迅速稳定了下来,出现了五代史上罕见的小康盛世,这一点可从北宋司马光对他的评价得到佐证:

“帝性不猜忌,与物无竞。在位年谷屡丰,兵革罕用,校于五代,粗为小康。”

李嗣源统治的疆域非常大,北至长城,南达淮河,东临大海,西及秦岭,是公认的天下第一强国。但是,家家有本难念的经,帝王之家也不例外,李嗣源能治好天下,却管不好个人家庭。

四,宫廷内斗

李嗣源有四个亲生儿子,分别是李从璟、李从荣、李从厚和李从益。长子李从璟“骁勇善战、谦退谨敕”,本是最好的继承人,但早年被敌人杀害。李从益最小,且生母身份卑微,也不可能成为皇储,真正有资格继承皇位的是皇次子李从荣和皇三子李从厚,都是皇后所生。

不过,在继承人的问题上,李嗣源先是钟情于皇三子李从厚,年仅14岁的李从厚就被封为河南尹,兼判六军诸卫事,相当于现代的首都市长兼任卫戍司令,按照五代的规矩,谁当上了这个职位,就默认是太子。

如果不出意外,李从厚将顺利即位大唐皇位,但是,中间又出了个叉子。当时,一个叫孔循的官员,看到李从厚已经成了事实上的储君,就把女儿嫁给了他,而这却得罪了大唐二号人物枢密使安重诲。

原来,当初李存勖是有意与安重诲结为亲家,让李从厚娶安重诲的女儿,但是,孔循却耍了个心眼,对安重诲说,你已经是二号皇帝,不宜与皇家走得太近,于是,安重诲就拒绝了李嗣源的提亲。

现在,孔循竟然把自己的女儿嫁给了储君,明摆着耍了安重诲,二号皇帝安重诲咽不下这口气,先是利用自己在朝中的地位,把孔循赶出了朝廷。接着又通过一番操作,让李嗣源解除了李从厚“河南尹兼判六军诸卫事”的职务,到太原当河东节度使去了,等于客观上废除了李从厚的太子之位。

李从厚被废,太子之位自然落到了皇次子李从荣手里,李从荣当上了“河南尹兼判六军诸卫事”的职位。但是,李从荣不够聪明,仗着自己手里有兵权,四处树敌,把大臣们得罪了个精光,甚至连当初支持他当太子的宰相冯道,也遭到了李从荣的猜忌,“执政(冯道)欲以吾为太子,是欲夺我兵权,幽之东宫耳”。

李从荣得罪了大臣们还不算,还把宫里的人全部给得罪了,其中就包括后宫实际掌权的王德妃花见羞。

长兴四年(933年)十一月,李嗣源突然昏迷不醒,李从荣就进宫打听情况,听到宫内一片哭声,“从荣意帝已殂”,以为父皇已驾崩,立即回府准备夺权当皇帝了。

但是,让李从荣没有想到的是,李嗣源又醒来了。因为之前把宫内宫外的人全部得罪光了,没有人去给李从荣通风报信,而李从荣却带着军队前来逼宫。结果,可想而知,李从荣被杀了。本来,李嗣源并没有打算杀掉儿子李从荣,最多将其废为庶人或者终身监禁,但是奉诏令前去讨逆的皇城使安从益“就斩之”,直接将李从荣杀了。

李嗣源知道儿子被杀,背后应该有一些见不得光的勾当,但此时的李嗣源已经是行将就木,再也无力追究。不过,令他欣慰的是,天下仍然是他李氏的,就在李从荣被杀的第二天,李嗣源就立即召李从厚回京继位。

当李从厚风尘仆仆赶回来的时候,他的父皇已经在三日前驾崩,20岁的李从厚则在先皇的灵前即位,是为闵皇帝。

五,王朝陨落

其实,在选择继承人的问题上,李嗣源还有一个人可以考虑,就是他的养子李从珂。李从珂是一员虎将,立功无数,得到养父李嗣源的疼爱。不过,尽管李嗣源非常疼爱这个养子,但由于血缘问题,还是没有考虑把皇位传给养子,而是把李从珂外调到凤翔,并封了他一个潞王的爵位。

李从珂有抱负,“少从明帝征伐,有功名,得众心”,得知性格懦弱的弟弟李从厚当了皇帝,心中不免有了异样的想法。当养父李嗣源驾崩,李从珂以各种理由推托不去洛阳奔丧,甚至朝廷调李从珂出任河东节度使,接替另一个野心家石敬瑭,李从珂都当着耳旁风,坚决不从命。

后唐应顺元年(934年)三月,闵帝李从厚派大军讨伐李从珂,将李从珂围困在了凤翔城里,当所有人认为李从珂必死无疑的时候,李从珂站在城上对着唐军大哭,说“从先帝百战,出入生死,金创满身,我何罪而受诛乎”,当年跟随二位先帝打了百场战役,一身的刀伤枪伤,现在却要死在自己人手里,我何罪之有?李从珂这一哭,一把鼻涕,一把眼泪的,显然是动了真情,打动了唐军士兵的心。毕竟,这次参与围城的,当年大多都是李从珂的部下,听到老首长的悲鸣,“闻者哀之”,军心出现了动摇,有人阵前高呼:“大相公(李从珂),吾主也”,解甲向李从珂投降。许多对朝廷不满的官军,也纷纷放下兵器,投到了李从珂麾下。

“诸军解甲投兵,请降于潞王。”

本来,李从珂已经做好了牺牲的准备,没想到,眨眼间,昔日的部下都纷纷归附自己,不免喜极而泣。李从珂知道大家投降自己,肯定是有私心,就承诺事后给大家加官进爵,攻破洛阳之时,给每位将士赏赐钱一百贯。

于是,当李从珂带着大军浩浩荡荡杀向洛阳的时候,无力抵抗的李从厚则只能带着随从逃到了姐夫石敬瑭那里,最后却被石敬瑭杀死,而50岁的李从珂则在洛阳即位。

但是,当初李从珂带着军队造反,是有给承诺的,每人发一百贯钱,但是,当进入洛阳后,里里外外只搜刮出来六万贯,离五十万贯的目标甚远,即使让后宫的人把私房钱拿出来,也只面前凑足二十万贯。

要知道,五代的军队都是兵痞,只认钱不认人,管你困难不困难,都气得唱起了歌谣:“除去生菩萨(李从厚小名),扶起一条铁(李从珂)”,骂李从珂是铁公鸡。

李从珂虽然打仗很在行,却没有治国之能,任用卢文纪等庸才为相,致使国事日益败坏,这就勾起了河东节度使石敬瑭的野心。

儿皇帝石敬瑭

石敬瑭是李嗣源的女婿,算是李从珂的干妹夫,但他拥兵自重,伺机推翻李从珂,这引起了李从珂的警惕。

清泰三年(936年),李从珂又调石敬瑭为天平节度使,企图以此消弱石敬瑭兵权。但是,石敬瑭本就打算谋反,知道一旦自己被调离河东,就成了任由他人宰杀的鱼肉了,只能公开与朝廷翻脸了。

最终,处于弱势的石敬瑭,向契丹求援,表示愿意割让燕云十六州,并向契丹称臣。九月,契丹主耶律德光率军五万增援石敬瑭,击败了围城的唐军主力,随后,石敬瑭与契丹大军南下逼近洛阳。此时,后唐兵力还很强,但李从珂志气消沉,昼夜饮酒悲歌,不敢领兵出战,坐等灭亡。

清泰三年(936年)闰十一月二十六日,李从珂见大势已去,于是带着传国玉玺与曹太后、刘皇后以及儿子李重美等人登上玄武楼,自焚而死,后唐遂亡。

总结:

后唐王朝,在当时是大家公认的大唐帝国的延续,无论是实力,还是声望,都占据着优势。唐庄宗让后唐崛起,唐明宗带来盛世,一切都朝着美好方向发展。但是,当大家都对它抱有极大的希望之时,它却死于内斗,迅速陨落,仅传二世四帝,历时14年,不免让人痛惜。

五代后唐相关:

《后梁王朝的掘墓人:李存勖横空出世,两次出手就把朱温打服了》

《梁末帝精神错乱,身死国灭之后,李存勖叹道”恨不得见他一面“》

《他“篡位”得天下,还目不识丁,却能创造小康社会,成为一代明君》

《本可比肩“汉光武帝”,李存勖却花样作死,失去中兴唐朝的机会》

热门排行

经典笑话

编辑推荐